果树营养最大效率期
补的方式应该更灵活,更科学,最好是冲2次、喷2次。建议根据挂果量及树势来确定补钾量,哪怕只补10公斤,也建议分2次;第一次必须加上蒙力28。
图一
图二
这两张表咱们已看过无数次,但不知大家有没有真正吃透。因为它一目了然,完全说明了问题。
图1,苹果在中后期膨大生长对钾的需求呈直线上升态势,对氮却需要得较少,磷相对比较平稳。那么,果树中后期这么迫切需要钾元素的自身道理何在呢?钾作为大量元素之一,虽然不参与果树体内有机物的组成,但却是不可或缺的。钾是果实中多种酶的活化剂,参与代谢过程中糖与淀粉的合成、运输和转化,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,增加果品产量;促进果实内淀粉向糖转化,促进着色,提高品质。另外,7、8月份高温干旱,钾能有效提高果树的耐旱性,促进花芽饱满、枝条充实。正因为钾肥在促使果树良好生长发育、开花结果、增产提质、快速膨大、促进早熟、增强抗性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,人们才将其称为“果肥”。
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,从6月开始至8月末,是典型的利用新生营养阶段。对根系来说,6月中旬至7月中旬也处于生长高峰期;而对花芽分化来说,更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;果实发育也是从7月下旬开始到9月中旬达到高潮。从氮磷钾的吸收曲线可以进一步看出,在氮低磷稳钾高的总原则下,钾的需求量在稳步增高,8月底达到高潮……
根据以上原则和大量的试验示范,中农乐反复研究了在果树营养最大效率期,即果实快速膨大期,以钾元素为主的水溶性肥如何补、补多少,才能真正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才能真正做到投资不浪费的课题,从广大果农刚开始认识高钾水溶肥时仅仅是叶喷,到开始尝试每亩冲施2.5公斤,再到尝到甜头后加大到5公斤、10公斤、20公斤,再到去年广泛应用的7、8月连冲两次5~10公斤高钾水溶肥,期间打药就加高钾水溶肥。特别是中农乐提出的“全红果”理念得到市场认可后,高钾水溶肥的应用方式和使用量更是百花齐放,更进一步。
今年,我们在调研、试验、示范、总结后明确认为,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果实快速膨大期,果树在膨果的同时根系依然在相对活跃生长,花芽分化进入攻坚阶段,而水溶肥的特点是速效直补,持效期在20天左右达到最大化。为了不让果树“断粮”形成生长期脱肥早衰,中农乐今年主张分两次补钾补养,即:7月上中旬、8月上中旬择机各冲一次(或用枪打);在7月、8月两次冲施的间隔期,结合打药再喷2~3次高钾,绝不空打药,打药就加金福牛或高钾水溶肥,这就是所谓的“2+2”补钾原则。
在使用量上,万荣高村工作站从前年就开始要求:可参考果园树势和套袋数量,即1万个袋用5公斤,1.5万袋用7.5公斤,2万袋用10公斤以上,每亩加1桶蒙力28结合用。树势弱的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加量。这种方法效果明显,也很有参考价值。
建议分两次补,这是很多会员的经验之谈。在第一次使用时,必须每亩加上1桶蒙力28;如果今年前期已经用过两次蒙力28,可把蒙力28换成力滚力或JFN,它对促进根系活跃生长、提高肥料利用率非常明显;也有人折换成高钾,都可以。
汪景彦老师指出:明确提出七八月分两次补钾,是中农乐继强调五六月必须补磷之后的又一科学提法,值得向全国推广。
张文和老师指出:在北京大多数果园,追求红度是第一标准,而多次补钾是提高果实红度的有效措施。
何巨才老师指出:在果实成熟前,结合摘叶转果、铺反光膜等措施,把以钾为主的水溶性肥分2次来补,是提高果实风味和红度的关键措施,这在无数的典型园、高效园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。
今年的水果市场风声鹤唳,如何在一片混战中取得胜利?唯一的办法就是生产出全红果、优质果,以此来冲抵市场的影响,取得相对较高的收入。除此,别无它法。
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踩一下[0]
顶一下[0]